马盼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深入推进居家养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建议》(第95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。
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市民政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,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,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支撑、医养相结合,功能完善、规模适度、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。
截至2023年底,延安市总人口232.3万人,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42.8万人,占总人口的18.42%。市委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,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,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谋划落实。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关心支持养老服务工作,2023年市人大代表用投票的方式将“加快推进养老设施建设”确定为民生十件实事。
一、部门联动,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
2023年,我局与卫健、发改联合制定《延安市“一老一小”整体解决方案》,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,鼓励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、协议合作。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,并按规定享受税费、投融资、用地等有关优惠政策。鼓励各县区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通过公建民营、民办公助等方式,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、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。
二、立足长远,全面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
编制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(2021-2035),大力推进城镇养老院、乡镇敬老院等公办养老机构建设,开展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攻坚行动,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。截至目前,全市建成145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,建设137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,初步构建了以短期托养、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框架,服务质量明显提升,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。2024年启动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,为经济困难家庭中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,周期内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1500张,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少于2845次。鼓励专业养老机构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手段,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医疗康复、护理照料等服务。
三、精准施策,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
一是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。2020年市政府印发了《延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,提出建设以家庭为核心、社区为依托、市场为支撑、医养相融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。二是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。公办养老机构要切实保障特困人员的养老需求,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兜底作用,进一步提高特困人员的供养标准,对有入住机构养老需求的,全部纳入集中供养范围,切实保障困难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。
四、加强宣传,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
积极引导社会组织、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,开展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困难方面的宣传与培训,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使用,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,让老年人更好的享受信息化成果。
对于您提出的建议,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,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水平,让广大老年人舒适愉悦地度过晚年。
感谢您对我们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,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民政事业,同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!
延安市民政局
2024年8月27日
(联系人:冯朋朋 联系电话:0911-7090450)